結果還是看ㄌ。
---
嚴格說起來,這個版本內容挺豐富,《御伽草紙》也有完整收錄。除此之外,還有<回憶>、<燈籠>、<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等短篇,雖然我不太懂怎麼會把御伽草紙也一同混編進來但是卻又不直接全篇收錄,現在的出版界實在難以理解阿。
手上這本是新雨出版,封面設計是聶永真。但是相比封面,我認為脫下書套之後的設計感更好,拿在手上真的很爽。
拿到這本書其實有點意外,畢竟老實說我到現在還是不敢把太宰治的書看完。總之就暫時省去那些廢話吧,好像還有六本書要處理。嗯是的,六本,我不小心又給自己增加新的書單了。
得分兩部分來說。
先說年輕的太宰治吧。從文字中看得出他對這個世界的憤怒,看得出他對自己的自卑,看得出幼年環境對他的深遠影響(包括音樂、文化、心理個性),讀起來有些淡淡的哀傷,有時候卻又會用有些荒誕戲謔的方式將短篇的小說收尾。
這樣的矛盾的幽默感算是在御伽草紙的部分大解放了,有一種揭開他另一個外貌的樣子。
雖然當初隨手翻看《離人》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得出來了,不過作為乘載心理投射更加具體的小說作品,御伽草紙和其他諸多短篇的幽默感體現得更加具體。
因為現在只揭開了一小角,所以就把其他感想等到離人跟人間失格都看完我再說得完整一些。雖然說大概也不會有多少差異就是了。
再來說御伽草紙這部分。無聊先提一下,我自認為第一篇創作的故事也是改編童話,不過這種程度的巧合大概也就只有提一句的價值而已。
把日本童話全部改寫之外,還在改寫以外的地方賦予故事性。我很喜歡這部作品的開端以及敘述的手法,「講故事的那個人」存在感非常高,有幾篇還直接就開聊了實在是很funny。用那樣子的角度來講故事、聊聊童話本身是讓人能夠輕鬆閱讀的篇章。
更深一層的部分就依照慣例不聊。
喔對了,我很期待以後直接看原文。翻譯過後的文字雖然還是一樣乾淨漂亮,不過畢竟還是翻譯過後的模樣。原文的實際樣子到底會是如何呢?
這次就寫到這ㄌ。